出于独特的东方文化背景,西方国家始终抱有将自身文化模式推广至全球的使命感,认为由西方主导世界的管理是理所当然的。在当前,虽然美国在引领西方国家实施这一战略时感到压力重重,但各国对美国的指挥态度却显得冷淡。其中,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内的十个国家,尽管人口众多且缺乏发言权,却总能在关键时刻使美国哑口无言。
在一幅标志着东盟的图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年轻女性的身影。她的年龄和性别毫无疑问,但即使是一个仅三岁的小孩,也能通过她的肢体动作、眼神与那双练达的手,清晰地感受到她是一位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的斗士。这幅图象征着东盟半个世纪历经风雨的缩影,彰显出无畏与坚韧。
东盟成立于1967年,最初包括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五个创始成员。在冷战气候迷雾浓重、东南亚各国刚刚摆脱殖民统治的历史环境中,这些国家迫切地渴望捍卫自己的主权。这一背景至关重要,因为东南亚各国对殖民历史的创伤深刻铭记,而这些痛苦的记忆无一例外地指向那些西方国家,而对于诸如俄罗斯等大国而言,其历史上并未在东南亚殖民,这也使得与这些国家的关系较为简单。
展开剩余67%成立时的《东盟宣言》明确指出,东盟是“东南亚国家在友谊与合作中团结起来,通过共同努力与牺牲,为人民和后代争取和平、自由与繁荣的集体意愿”。东盟各国拒绝沦为冷战的牺牲品,决心不做大国间的棋子,而这种共识伴随着另一个原则,即相互尊重与不干涉内政。
东南亚国家不仅面临外部大国的压力,同时也必须处理自身区域内的敏感关系。印度尼西亚曾最初反对马来西亚的独立建国,双方的纷争在东盟成立前夕才得以解决。吸取教训后,协商一致达成决策与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成为东盟自创始之初的坚定理念。在最近的缅甸动荡中,美国希望东盟支持昂山素姬,但东盟各国却以审慎的态度拒绝了过度干预缅甸内政的请求。
避险是东盟的鲜明特色。东盟不急于扩张,而是选择逐步温和地处理事务。直到1997年7月,缅甸与老挝才成为东盟的最后两个成员国。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对长期受到军政府管控的缅甸持有抵制态度,而东盟内部的泰国与菲律宾却与美国签署有军事条约,因此关系更为复杂。东盟深知缅甸在战略上的重要性,将其纳入东盟犹如将一个重要的盟友团结在一起,胜过将其排除在外。东盟最终承受住了来自美国的压力,捍卫了东南亚国家的团结与稳定。这亦反映出美国在不同国家之间实行双重标准的问题,进而损害了其自身的信誉与国际影响力。例如,虽然泰国长期由军方统治,却因与美国签订军事合作条约,而几乎未受到任何以民主自由为名的干预。
东盟与美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美国试图团结东盟以制裁俄罗斯,却遭到了坚决拒绝。在最近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印尼防长不断提到反殖反帝的立场,甚至公开称俄罗斯为“好朋友”。在8月3日,美国与印尼在苏门答腊岛举行年度军事演习,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和新加坡等国的军队也首次参与,总计超过5000名官兵,其中美国和印尼各派约2000名军人,这再次体现了两国间的高度军事互信。然而,这一活动仅是美国与印尼的双边关系,尚未牵扯到其他东盟成员国。
用马来西亚时任总理马哈蒂尔·穆罕默德的名言结束本文:“东盟集团共有10个成员,潜力巨大。我们必将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重要参与者。”
发布于:天津市华安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