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3000年前的中国,那个时候我们的前辈就把神仙给开除了,华夏文明从此刻下了“无神论”的基因。这是什么情况呢?故事还得从商纣王逼周文王喝亲儿子的肉汤说起。
3000年前的商朝,堪称是神权统治的鼎盛时期。商朝人对神仙的尊崇达到了近乎狂热的程度,他们坚信通过龟甲占卜,能够与天神建立起特殊的联系,获取神灵的旨意。
龟甲占卜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绝对核心的地位,大到国家的战争、祭祀,小到百姓的婚丧嫁娶、日常起居,事事都要通过占卜来决定。
殷墟出土的17万片甲骨文,便是商朝人与“天神”沟通的“通话记录”。
专家曾发现一块连续21天求雨的龟甲:想象一下,每天清晨,商王都要精心挑选上等龟壳,命人用青铜钻凿出整齐的凹槽,再由巫师点火灼烧。
展开剩余77%随着噼啪声响,裂纹如蛛网般蔓延,商王便根据这些裂纹来判断吉凶。
遇到东夷叛乱这样的大事,商王甚至会同时灼烧十几块龟甲,直至出现吉兆才肯发兵,这与现代人反复刷星座运势,非要看到“宜出征”才敢行动的行为如出一辙。
然而,单纯依靠占卜并不能稳固神权统治。面对不断出现的灾祸,商朝巫师们给出了“人祭制度”这一所谓的“解决方案”:
初一十五,砍羌人俘虏头颅祭祀河神,妄图以此阻止黄河泛滥;宫殿奠基时,活埋99名少女,祈求建筑万年不倒;商王武丁为治疗王后牙疼,一次性焚烧500名战俘。
1976年发现的妇好墓中,墓道里的16具人牲,见证着那个残酷的时代。
到了商朝晚期,人祭的对象甚至扩展到了本族人,纣王父亲帝乙的墓中,竟有三位王室成员陪葬,神权统治下的血腥与荒诞达到了顶点。
渭河流域的周族人目睹了商朝神权统治的种种乱象,内心充满了困惑与质疑。
西伯侯姬昌表面向商朝进贡人牲,暗中却让姜子牙组建“密码破译”小组。他们在陕西岐山建立地下档案库,收集商朝废弃的占卜龟甲。
一次偶然的机会,姬昌发现了惊天秘密:商王占卜东夷叛乱显示大凶,可送往朝歌的报告却被改成大吉。
原来,所谓的天神旨意,不过是商王巩固统治、满足私欲的政治工具。
这一发现照亮了周人的思想,让他们开始着手研发替代系统。他们将伏羲的八卦扩展为64卦,每一道卦象都蕴含着反商的密码,一场颠覆神权统治的变革就这么悄然酝酿。
公元前1056年,朝歌城中发生了一件极具标志性的事件:商纣王将姬昌的儿子伯邑考烹成肉羹,以此来羞辱姬昌。
面对这一暴行,姬昌强忍悲痛,吞下肉汤,转身吐出三块带血的龟甲,上面刻着“忍”字。
这一行为不仅展现了姬昌的隐忍,更让周人彻底看清了神权的虚伪本质。
当夜,八百诸侯收到姬昌用鲜血写下的密信:“天命糜常,唯德是依”,这八个字,宣告了周人对神权统治的挑战,也揭示了他们以“德”为核心的新政治理念。
公元前1046年正月甲子日,牧野之战爆发。决战前夜,周军用800辆战车摆出八卦阵型,64个火堆对应64卦,而商朝巫师占卜虽得到吉兆,龟甲却突然爆裂,伤及纣王右眼。
战斗打响后,商朝由奴隶和战俘拼凑的70万大军,在周军的攻势下土崩瓦解,商军前排奴隶倒戈,高喊“不杀人牲”,朝歌城防迅速崩溃。
这场战争,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一场思想上的胜利,它标志着商朝神权统治的终结。
周朝建立后,周公旦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去神权化的改革。
他公布了商朝篡改占卜记录的证据,将17万篇甲骨文封存为反面教材,把64卦与道德相结合,规定问卦前需斋戒三日,使占卜从单纯的求神问卜转变为道德自省。
同时,周公旦制定礼乐制度,创作大武乐章,用编钟鼓瑟的和谐之声取代了人牲的惨叫。在青铜器纹饰上,商朝象征神权恐怖的饕餮纹,被周朝寓意生生不息的云雷文所取代。
这场变革意义深远,它让华夏民族开始相信“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将对神灵的敬畏转化为对生命的敬畏、对百姓的重视。
从此,民本思想逐渐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基因,“子不语,怪力乱神”的理念深入人心,塑造了中华文明理性、务实、以人为本的独特品格,为后世数千年的政治、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布于:山东省华安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